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員2025年招收簡章
一、單位簡介
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公科院”)隸屬于云南省公路局,是公益二類科研事業單位,成立于1985年,現下設5個管理部門、8個研究所和昆明路通科技發展中心及云南華怡道橋技術工程公司。主要為云南省公路交通建設管理提供技術支撐與服務,重大技術難題攻關,重點工程技術保障,開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推廣應用,從事公路建管養相關的科技研發和試驗檢測、規劃、咨詢、特殊設計、安全評價、公路養護工程施工等業務。
公科院先后榮獲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各類行業學會科技獎項108項,取得國家專利104項、軟件著作權65項,參與編制國家標準、地方或行業標準17項。連續5屆保持云南省精神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并于2020年榮獲“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稱號。擁有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創新團隊、云南省公路路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省高原山區干線公路養護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現代綜合交通數字技術創新中心等較強實力的科研平臺和團隊,科研工作形成自身特色,在公路瀝青路面冷再生、溫拌再生新材料、新技術研發,橋隧結構抗震、智能檢測評定與加固處治技術,公路交通規劃咨詢等多個領域取得了國內領先的科技創新成果。
公科院目前擁有交通運輸部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綜合甲級資質和橋隧工程檢測專項、公路工程綜合乙級、安全評價、公路養護、規劃咨詢等資質。近年來,全力推動信息化建設,全面建設云南省高原公路數據中心。現有云南養護動態項目庫平臺、橋隧結構智能檢測及評定系統、檢測業務綜合管理平臺、云南省交通量調查數據綜合管理應用平臺和基于IBM BPM門戶管理系統等信息化平臺。專家人才隊伍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省委聯系專家3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3人,省技術創新人才3人,興滇人才提名獎獲得者1人,云南省先進工作者1人,交通運輸部青年科技英才稱號獲得者3人,2人入選“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其中產業創新人才1人、青年人才1人。云南省交通運輸十佳科技英才1人。7人入選云南省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青年技術骨干。已形成知識結構科學合理、專業學科門類齊全、極具創新精神的科學技術創新綜合體。
近2年來公科院的技術服務經營狀況以及納稅額列居云南省交通科技服務類單位前列。通過多年來的技術研發和科研制度創新,公科院已形成完備的公路行業技術鏈,成為省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公路交通科研和技術創新骨干單位。
為進一步滿足公科院事業發展規劃對高層次創新型及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公科院計劃于2025年度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2名。
二、薪酬福利待遇
(一)薪酬、社保待遇:對入選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經雙方協商后簽訂勞動合同和協議,年薪25萬-35萬元;另外,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后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按照相關政策規定享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益。
(二)工作站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先進的科研設備設施,以及科研經費支持。
(三)有意向入編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可按人才引進方式招聘引進。
(四)可為在昆無住房的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租房補貼1500元/月。
(五)享受在職職工福利待遇,如:
1.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參照事業單位政策的帶薪年休假、婚(產、陪產)假、探親假等;
2.免費年度員工體檢等;
3.福利性員工餐;
4.在職繼續教育、培訓。
三、招聘相關要求
(一)年齡要求
應聘博士一般應為35周歲以下、新近畢業的博士畢業生。在國(境)外取得博士學位的,可適當放寬進站年齡限制。
(二)專業要求或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一級學科土木工程(0840)以下:巖土工程專業(081401)特殊巖土體靜動力學特性與本構理論、巖土動力學與巖土地震工程、邊坡與基坑工程、地基基礎設計理論、巖體控制爆破理論與技術、巖土工程反演理論和災變防控技術等方向;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081406)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
四、招聘流程
簡歷投遞—簡歷篩選—面談考察—資料審核—審批備案
五、投遞要求
有意向應聘者請將本人簡歷、身份證掃描件、博士畢業證、學位證掃描件(尚未獲取博士學位的提供準予就業相關證明材料)及與科研成果相關證明材料(獎勵、資格證書、論文、專利等成果材料)以壓縮文件的形式發送至604250220@qq.com郵箱。郵件及應聘資料請以“畢業院校+姓名+專業+學歷”命名。
六、聯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穿金路3號 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
聯系人:劉老師 0871-65112165 15288196801
郵箱:604250220@qq.com
來源:http://job.kmust.edu.cn/detail/online?id=3416897


